整理/编辑:徐新华
年,一项牵动武城人民的浩大工程在贝州大地徐徐铺开,县治由老县城东迁旧城,重建了新县城。对于县城为什么要迁建,以及搬迁过程中两派的几次交锋前三回已交代清楚,本篇所要告诉各位的朋友是新县城初建成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。
新县城在资金极其不足,有人极力阻止下,艰难的修建起来……
为迁建县城,县革委领导曾多次向地、省革委打报告,要求增加迁建资金多万元。除75年修公路与76年修影剧院上级先后拨给20万元和18万元外,省革委,国家计委因武城在迁县上有分歧,再没有给武城增加迁建资金;水电部还专门给省革委下发了“关于不同意增加武城迁建投资函。”
县革委增资要求一次次落了空,可迁建没有半途而废……县领导这种为了武城的长远发展而坚持不懈的精神,让人肃然起敬,必将在武城的迁建历史上,留下辉煌的一页!
这次县城迁建除拆迁了老县城外,还有14个村庄及21处扬水站也被拆迁,使运河泄洪能力达到秒立方。县城初建成时总投资.9万元(据县建委志),(后来,有的单位向自己的上一级要来的款项),总建房间,总占地多亩。那时县城东西长米,南北长米,纵横5条大街,六干三(青龙河)潺流其间,将县城分成东西两部分。中心街——振华街(原名东方红大街)东起食品公司,西至县政府,后街——文化街东起木场,西至农技中学,前街——顺河街东起广播局,西至公检法南门。县城最西边的南北路是青年路——因县团委曾发动青年在此路两边义务植树而得名,它南起农机局北至教育局。县城最东边的南北路是三八路,中心路——向阳路系贯通南北的主要大街,南起汽车站北至外贸局,该路与中心街交叉处,商业繁华,行人车辆川流不息,堪称闹市……结束了老县城“一条马路一盏灯”的历史。六三干河畔是武城二中,她为国家培养出不少人才。路北邮电局对过是体育场,人们在这里健身、打球,开展文体活动。
今天,我们能走在县城宽敞的马路上,还亏了当年地区专员崔振华:有一次,他来新城察看迁建情况,发现中心大街太窄,提出两边各向外再扩6米,有的单位(公安局)已修了警卫室,拆了后向后退建。
县城迁建后,成立了电业局,刘洪波任局长,新修了千伏的漳南镇变电所,由原来老县城从肥城通过夏津到后庄变电所送电,改为直接从德州送电,从此,供电有了保障,结束了“电灯底下点煤油灯”的时代。‘
同时还组建了自来水公司,左金谱任主任,从天津请来打井队,钻探了近千米深井,修建了能容50m的水塔,几千米的地下管道通到各个单位及各家各户,从此,县城人都用上了自来水,结束了“县委吃水到运河中的水井里提水”的日子。医院、学校、影剧院、电信局、干部职工宿舍,城镇住户逐年增多……
四十五年来,新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高楼大厦栉比鳞次,拔地而起,柏油马路四通八达,贯通东西南北。还有那宽阔的升平广场、美妙的喷泉、石凳绿地、弦歌新湖、建德水库、运河长廊、文昌湖……人们在这里健身、游玩、休憩。那一处处中、小、幼学校,那一个个大型超市,那一片片家属小区……都标志着县城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,这些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。酒厂、玲珑、橡塑、玻璃钢和汽车零件,指引着武城经济继续腾飞的航向……
随着县城东迁,一个具有年悠久历史的老县城,变成了贯通南北的河道,城内那古老的文庙,大寺湾、古城墙及闻名遐迩的8女商店,还有那人们戏传的县城“三大怪”,从此在大家的记忆中渐渐地淡去了……而一个被称作历史悠久、运河明珠、状元之乡、弦歌古郡的贝州城,一个具有40万人口平方公里、以工业强县、民营兴县、民生安县、生态靓县为发展战略目标的武城县,正在崛起,正屹立在鲁西北平原上…
编后当我检视完“老县城迁建(四)”最后一个标点,搁笔深思,“纸上烟云过眼多”感慨油然而生。我仿佛又回到儿时的老县城,沿着古老的城墙漫步到焕光(即武城)大桥制高点,老县城全景尽收眼底:她就像一个文温尔雅的少女,偎依在运河东岸,高高的城墙犹如有力的臂膀把她紧紧环抱,深深的护城河好似绵延的玉带围绕在城墙脚下。东、西、南北关在护城河岸外,隔河与县城相望;城里主要街道是一条长米的东西土路大街,县直各机关及商业店铺分列两侧,南街、北街,三合街分别在城里的南、北、东侧。那远近遐迩的8女商店位于路北的县委东边,店内8个年轻漂亮的女售货员花枝招展,热情的招待着来往的顾客。具有盛名的文化古迹----文庙(孔子庙)座落在县城东南角,文庙大殿建筑精美,宏伟壮观,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,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辉煌;殿檐斗拱,寛枋梁柱,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,朱漆的门窗,同殿前的青石台阶相互映衬,色彩鲜明,雄伟壮丽;大殿下就是我们的城关完小,我在这里愉快的度过了二年完小时光。城东南、东北角上还有那常年碧波荡漾的大寺湾……年修建的这米长的焕光(武城)大桥,横跨在大运河上,它结束了武城人民多少年来用木桥来往的历史,便捷了两岸人民的交通。大运河是我国南北运输的大动脉,有水之年,漕运繁忙,舟来楫往,桅杆林立,那片片白帆,阵阵号声至今还回响在耳边。河西街大集是我县物资交流的重地,附近的清河、故城、夏津等县的工农业产品多在此集散。每到四、九大集,南北绵延几里长的街道两旁,商贾云聚,人头攒动,店肆栉比,交易殊盛,一派繁荣景象……让这一切的一切,愿化作一个个美好的回忆,永远留在心中吧!
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,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。